教培人员何去何从

时间:2024-02-27 16:44:39
教培人员何去何从

教培人员何去何从

教培人员何去何从,2021年是教育培训行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年,“双减”成为该年度最具特征的关键词。教培行业前后形成对比鲜明的两个极端。教培人员何去何从。

  教培人员何去何从1

“跟狼人杀一样,第二天了,没有被刀。”一位教培老师在朋友圈写道。

这也是很多教培工作人员的现状:就像身处一个大型的狼人杀游戏,天黑闭眼之后,永远不知道第二天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

有的人选择主动结束游戏,开启其他的人生模式;有的人陷入迷茫,被动的等待天亮之后的命运;也有人自诩优秀玩家,坚信自己能赢,在游戏规则中顽强地应变着……

学而思、好未来K9的老师们没能等来下一个天亮,已经提前被“预言家”告知了他们的“游戏”将于12月31日结束,此后,学而思正式终止面向中国内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服务。

12月22日,好未来提前举办了全员告别会,超2万名员工参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说完这句,学而思创始人张邦鑫对着镜头鞠躬告别。

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不少人感慨,一个时代结束了。但对于置身时代中的教培人们来说,自己的职业生涯又要重塑。

12月26日下午,家住北京的小学二年级小朋友晨晨上学而思最后一节课,结束时候老师、孩子都哭了。家长觉得几年学而思上下来,老师很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很关注孩子对知识点的掌握,这些经验也值得体制内的学校和老师借鉴。

告别教培

很长一段时间,教培机构对于K12的老师们是围城一般的存在。围城里面的人羡慕学校规律的教学节奏,和体制内的稳定收入;围城外面,教培人的高薪成了老师课后偶尔讨论的行业传说。

2014年前后,大家都觉得在线教育是未来,43岁的王海也这么认为,他不顾家人反对,辞去学校的编制,成为了高途的一名高中物理老师。他觉得自己年轻有能力,还可以再成就一番事业,面对行业的风口,实在不愿放弃。

近年来,K12辅导教育都被誉为发展最迅速的行业之一,并颇受资本市场青睐,除早期的新东方(EDU.N)外,还催生了好未来(TAL.N)、高途(GOTU.N)、掌门教育(ZME.N)、网易有道(DAO.N)、新东方在线(1797.HK)等多家上市公司。

今年7月24日,“双减”政策发布,明确指出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并提出了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不得在节假日及寒暑假期开展学科类培训等一系列要求。

自此之后,众多教育机构相继退出市场,K12教培行业迎来寒冬。王海还未攀上职业高峰,就被堵住了去路。

27岁英语老师白杉的职业规划也被突然打乱。

白杉还是王海早年在高中任教时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在北京的一所小学当老师,如今已经工作5年。2020年末,猿辅导就曾向白杉抛出过橄榄枝,但是当时那届学生还没带完,遂推到了今年7月才去。

“当初就是想我在线下教了几年的课,有线下的教学经验,然后想着去挑战一下线上,这样就是线下线上都能来回切换,我都可以做,另外就是当时教培的工资确实是比较高。”白杉表示,“没想到从学校辞职以后去教培行业工作了不到一个月,行业就凉了。”

虽然沮丧,但为了继续从事自己喜欢的教育工作,白杉现在在等时机考回学校去。

王海就不那么顺利了,年过50的他已经不能再考教师编,家庭压力之下,正在思考转行,但教了快30年书,他不知道自己这个年纪还能干什么。

行业覆巢之下,离开的教培老师和教培工作人员,他们都去哪了?

紧跟公司转型方向

“双减”政策出台3个月后,11月7日,俞敏洪在直播中透露,新东方未来计划成立大型农业平台,自己和几百位老师将通过直播带货,帮助农产品销售,支持乡村振兴。

这给一直关注新东方的员工和投资人们吃了颗定心丸:创始人积极转型,公司还是可以挽救一下的。至于转型带货是否靠谱,众说纷纭。

此后,议论的焦点就变成了教培行业标杆新东方究竟如何转型?“新东方到美国教中文”、“新东方转型培训父母”、“新东方成立体育公司”……一有点风吹草动,就会掀起一波网友热烈的讨论。

如俞敏洪在直播中所言,一部分的老师依然坚守在公司,随着新东方的需要自我调整,与企业一起转型。

与新东方的跨界不同,学而思是仍在教培范围内的方向性转变。如好未来旗下的幼儿英语培训机构“励步”,在“双减”政策颁布后推出了英语戏剧、美育、益智、口才、读物五大素质教育产品,还成立了面向成人教育的轻舟品牌,以及宣布升级ToB业务,成立“美校”品牌,为教育行业提供完整的直播、教研、AI系统解决方案等。

“有的K12部门老师转岗去做了课程顾问,或转到素质教育或者成人教育赛道。”一位学而思的员工表示,“但大多数都走了。”

在行业头部的带领下,猿辅导、粉笔、作业帮等培训机构都在寻找新的赛道:猿辅导的母公司猿力教育有限公司出资5000万元,100%控股了北京冰原服饰有限公司,跨行服装产业,“猿辅导要卖羽绒服”还被顶上热搜,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粉笔教育推出智慧教室精品班,从仅线上教育转至双线教育模式,重点发展涉及公考、事业单位考试、教师、三支一扶、医疗医学、考研、专升本、财会等方面的成人教育;作业帮则开始着手布局短视频平台,在公司内部已经成立了一个商业化部门,有可能走短视频带货路线。部分教培老师们和教培工作人员也选择了跟着公司的方向走,自我转型,一起在新的赛道中寻找机遇。

另寻他路

还有一部分教培人,或主动,或被动,离开了原来的企业,另寻出路。他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前线的授课老师,还有一部分是各职能岗位的工作人员。

对于老师,选择的方向要少一些,大部分是考公、考教师编或失业在家。比如同样是在新东方任教的高亮,就没能跟着俞敏洪直播带货,而是等到了被辞退的通知书。

高亮曾就读于北京一所重点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没有去对口科研单位,而是选择了回到家乡的新东方任教。

“因为新东方的工资给到位了,”问其选择做教培老师的原因,高亮表示,“而且我有很强烈的表达欲,教育是一个大热的风口,新东方又是行业龙头,多方面权衡之下,才选择的这个方向。”

但他在做职业规划时没有想料到,行业凉的这么快。自己也因为太过“优秀”,开的工资很高,而成为最先被公司裁掉的那批人。

失业在家的高亮很苦闷,自己没有本专业的工作经验,失去了校招的渠道,又被高 ……此处隐藏3660个字……展做很多事情,我要尽量保持身体健康,为新东方的发展继续努力!”

从羽绒服生意到农业直播平台,在线教育公司和创始人们都在极力探索公司和个人的能力边界,每个创业者都使出浑身解数,渴望在这场暴风雨之后快速恢复活力。

2021年已经过去,不知道教育从业者会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回望这一年,但变革已经发生,大家能做的只有逆流而上,向阳新生。

  教培人员何去何从3

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教培行业换了天地,教培人何处去?

“行业剧变,年轻人还有机会重新再来,我们这些人反而更困难。”几个月前,35岁的李晟(化名)还是一家头部在线教育公司的地区运营总监,志得意满。

“双减”政策2021年7月出台,校外教培行业一夜之间由夏入冬。教培人行至职业生涯最大关口,留下还是离开?

李晟披露,他所在公司有约50名中层管理人员,目前留下的已10名不到。不过,高管团队仍保持稳定,15名高管无一人离职。

在李晟看来,留守高管并非出于看好公司前景才选择留下,“而是因为失去走出舒适圈的勇气,被套牢了。”

行业大变,高管出走自是常态。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教培行业头部公司已有超过30名高层离职,他们当中原本就有部分由互联网企业而来,如今选择再度回归。也有高管离职重新启程,或跨行创业,或合伙设立投资基金。

这些高管从业经历丰富,早已完成经验和名声积累。行业变动,对他们的影响有限。

头部机构总裁离职,中层降薪三成再就业

2022年的第一天,教培机构的K9学科类培训已全部停止。辉煌的教培时代落下最后帷幕。

两天后,好未来(TAL.NYSE)公告称,白云峰已于2021年12月31日辞去集团总裁职务。白云峰是好未来2021年以来第三位离职的高管,也是“双减”政策落地后首位离职的头部教培公司总裁级高管。

2005年,白云峰加入学而思(好未来前身),是助推学而思赴美上市的关键人物。2022年1月4日,白云峰现身航天企业莱特兄弟内部活动,表示将担任莱特兄弟联席董事长和CEO。

“双减”政策的影响如此深远,让人出乎意料。

政策落地后,李晟所在公司总部随即出台裁员方案。第一批裁员名单以应届毕业生和职能部门人员为主。当时,李晟还满心认为,首批裁员后,公司仍有能力保留大部分核心员工。

随后一个月,他执行总部裁员指令,处理区域员工的离职事宜。“在内部会议上,我一直鞠躬道歉,替公司感谢大家的辛苦付出,希望有机会能再度重逢。”李晟回忆说。

行业剧变已是事实,裁员获得了大部分员工的理解。这些离开的人没有提出太过苛刻的要求,这让李晟松了口气。“我没预料到的是,整个部门最后一个被裁员的是我自己。”说到此处,李晟苦笑一声。

2021年8月初,人力部门通知李晟回北京总部开会。会后,他被领导单独叫进办公室。领导言简意赅,企业经营形势恶劣,会有更多人离开,让李晟“做好这个准备。”

那一刻,李晟才明白,和其他员工一样,他终究还是成为了“弃子”。“从性价比来说,比起年轻人,我们才是公司最优先考虑裁撤的那批人。”李晟说起往事,坦然不少。

越来越多的行业高层跳槽,中层离职,李晟在认真思考出路。

他大学本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有技术功底,但还是决定把运营作为再就业的主攻方向。“35岁有经验的运营人还有公司愿意要,但35岁无经验的程序员真的没有市场了。”李晟说。

他预估,自己在就业市场还有机会,“教研、老师这些岗位是最难的,要么去体制内,要么就得从头再来。”

李晟如愿进入一家互联网企业,规模不大,主营游戏发行业务。高管团队普遍年轻,顶头上司比他还小一岁。“收入是此前的70%,不多,但够养家糊口。”李晟心有不甘,但依然语气平静。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0日,2021年教培相关企业注销或吊销的数量共计约32.85万家。

“校外教培行业的大部分人终究要离开。同事们有的转型做自媒体,有的在直播带货,有的卖保险,也有人还处于失业状态。我已经很幸运了。”李晟说。

CFO、CTO跳槽更容易

相比中层管理人员,行业头部企业的高管去留更为自如。

2019年,在线教育成为风口,疯狂“烧钱”营销,也斥巨资从互联网企业中挖走了众多高管。如今,不少人又选择回流互联网。

在线少儿英语品牌VIPKID CMO(首席营销官)赵一成曾任职当当网、凡客诚品、乐视网等。“双减”政策出台的2021年7月,赵一成就从VIPKID离职,跳槽到汽车之家(ATHM.NYSE),担任市场部副总裁。

同月,原新东方在线(01797.HK)CTO项碧波也加入汽车之家,任CTO一职。

9月,知乎(ZH.NYSE)任命范博为教育事业部负责人。范博此前担任在线教育企业乐学在线的营销VP(副总裁)。

10月,原学而思培优CTO李京峰加盟T3出行,负责产研。李京峰曾任百度产品总监、智联招聘CTO等职。

11月,百度(BIDU.NASDAQ)宣布,任命原好未来CFO(首席财务官)罗戎出任百度新一任CFO。罗戎自2014年起担任好未来CFO,此前曾在微软、联想、艺龙等公司工作。

VIPKID CTO郑子斌也似有新动向。赵子斌曾任谷歌中国技术总监、百度副总裁等职,是业界公认的技术大牛。2021年11月,由前大众中国高管苏伟铭创立的“宾理”汽车正式加入“造车新势力”。郑子斌正是宾理汽车母公司BeyonCa HK Limited的五位股东之一。据媒体报道,该名股东拥有谷歌、百度和VIPKID的任职经历。

CFO跳槽更容易。教培企业CFO的离职率明显高于其他高管岗位。

据时代周报记者梳理,2021年至今,传智教育(003032.SZ)财务总监曲晓燕、VIPKID CFO桂镭、精锐教育(ONE.NYSE)CFO左鸿刚、好未来CFO罗戎、豆神教育(300010.SZ)财务总监刘顺利先后离职。2021年9月,生物医药企业臻和科技宣布,原精锐教育CFO左鸿刚任CFO。

高途(GOTU.NYSE)副总裁刘威曾任搜狐视频总经理,2015年加入高途后便一直负责高途课堂,是陈向东的左膀右臂。

很长一段时间,高途课堂都是高途集团最重要的盈利业务。2021年8月,刘威辞职。高途前员工林萌(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陈向东有情怀,而刘威更务实。两个人搭档得很好。我都想不到公司还有谁能接替刘威。”

林萌说,“我相信陈向东不会放弃教育行业。他充满理想主义气质,一直都是理想主义者。”她觉得,无论是陈向东和他的高途,还是其他仍留在教培行业的从业者,都是“值得尊敬的勇士”。

“某种意义上,他们也许现在更有可能实现心中的教育梦想。”林萌说。

《教培人员何去何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